在美国商务部的大门上,篆刻着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一句话,“专利制度是给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Patent system is to add the oil of interest to the fire of genius.),被后人奉为专利制度作用的最佳阐释。
专利萌芽
专利的萌芽产生于公元前五百年。
最早的专利出现在欧洲。据史料考证,专利的萌芽产生于公元前五百年,在今意大利南部以生活奢侈著称的古都Sybaris(当时为希腊殖民地),一种烹调方法被授与为期一年的独占权。
专利萌芽阶段影响最大的是1421年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来西获得的在Arno河上运输重物的方法的三年独占权。
现代阶段
1474年,威尼斯联邦共和国颁布第一部专利法。
1421年威尼斯授予著名建筑设计师Brunelleschi设计的配备有起重机的石料运输船以专利。
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曾在威尼斯取得了扬水灌溉机20年的专利权。
1624年,英国颁布《垄断法案》(第一部现代意义专利法)。
英国皇室为了提升本国的科技实力,就开始以用公示令状的形式来表彰给英国带来新技术的欧洲大陆技师,赋予他们在英国利用该新技术生产的独占经营权。
英国历史上被确认最早的公式令状是公元1331年,英王爱德华三世授予弗兰德斯纺织工人约翰·坎普在英国拥有纺织、漂洗、染色等相关业务的独占权利。这种有国王办法的赐予相关工匠在市场中享有特权的“公式令状”(Letters Patent)便是英文中“专利”(patent)的词语来源。
1970年,美国颁布《专利法》。
它通过专门立法确认发明人的私人权利,而不是君主授予的特权。
1787年,美国宪法设定知识产权条款。
1800-1888年间,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都颁布了本国专利法。
荷兰-1809年俄罗斯-1812年西班牙-1826年巴西及印度-1859年 加拿大-1869年土耳其-1879年奥地利-1810年瑞典-1819年墨西哥-1840年 阿根廷&意大利-1864年德国-1877年日本-1885年。
1984年,中国正式制定《专利法》。
1985年4月1日起实施,历经1992、2000、2008年三次修改。
国际阶段
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简称《巴黎公约》,巴黎公约的保护范围是工业产权,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权、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物标记或原产地名称以及制止不正当竞争等。
1970年,《专利合作条约》简称PCT,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PCT并非与巴黎公约竞争,事实上是其补充。
1994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简称TRIPS,该协议不仅是保护知识产权最新的一个公约,而且是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WTO体制的法律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