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菌AUH-JLC39及其在鸢尾黄素转化中的应用

次浏览
  • 详细信息
  • 成果简介
  • 应用范围
  • 前景分析
成果名称: 梭菌AUH-JLC39及其在鸢尾黄素转化中的应用 关键字: 应用行业: 医药制造业
高新技术领域: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技术 所在地: 河北省 知识产权类型: 发明专利
知识产权编号: ZL201310045085.0 成果体现形式: 发明专利 成果属性:
成果所处阶段: 成果水平: 国内先进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 战略新兴产业: 请选择... 课题来源:
第一完成单位名称: 河北农业大学 第一完成单位属性: 技术成熟度:
合作方式: 专利许可 交易价格(万): 面议 所属十强产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梭菌AUH-JLC39,保藏号为CGMCC No.7221,及其在鸢尾黄素转化中的应用。梭菌(Clostridiumsp.)AUH-JLC39在鸢尾黄素转化中的应用包括下述步骤:将菌株JLC39的种子液按10-15%接种量转接到液体培养基中并加入底物鸢尾黄素,在厌氧工作站内静置培养48-60小时;用等体积乙酸乙酯将培养物萃取2次,萃取液蒸干后用制备柱在HPLC上对产物进行分离制备。本发明的菌株能将鸢尾黄素高效转化为二氢鸢尾黄素,产物二氢鸢尾黄素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体外清除率极显著高于底物鸢尾黄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梭菌AUH-JLC39及其在鸢尾黄素转化中的应用,解决了二氢鸢尾黄素的微生物生物合成问题及其资源匮乏问题,对新药研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1. 本发明的梭菌JLC39解决了二氢鸢尾黄素资源匮乏问题,为新药研发提供了宝贵的新物质资源,对二氢鸢尾黄素药理活性及新药研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 本发明提供的鸡肠道分离菌株梭菌JLC39能在厌氧工作站内将中药葛花甲醇提取物的酸水解产物鸢尾黄素高效转化为二氢鸢尾黄素;当物质浓度在0.25-1.0毫摩尔/升时,产物二氢鸢尾黄素对DPPH自由基的体外清除能力极显著高于底物鸢尾黄素(p<0.01)和已报道的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雌马酚(p<0.01)。


 葛花又称葛条花,为豆科植物野葛 (Pueraria lobata (Wild.) Ohwi) 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的干燥花蕾。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葛花性甘、凉,用于解酒醒脾,治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长期以来被用于缓解酒后呕吐等症状。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葛花具有护肝、降血糖、降血脂以及类雌激素等多种药理活性。
葛花是我国传统中药,其主要药效成分是异黄酮类化合物,葛花中的异黄酮主要由葛花苷 (kakkalide) 、次葛花苷 (Kakkalidone)、鸢尾黄素(tectorigenin) 、鸢尾苷 (tectoridin)、尼泊尔鸢尾异黄酮(irisolidon) 等多酚羟基化合物组成,尽管产地不同各组分含量也有明显差异,但一般以葛花苷含量最高。有研究表明,葛花苷、次葛花苷和鸢尾苷等结合型糖苷在酸性条件下可被水解为鸢尾黄素(亚太传统医药,2008,4:24-26);实际上,葛花不管是做成中成药还是作为汤药熬服,最终都要经口服进入体内,葛花中的众多药理活性成分均存在被胃肠道微生物菌群降解的可能性。Yong Chen 等就曾在灌喂鸢尾苷的大鼠尿液中检测到了鸢尾苷代谢产物鸢尾黄素和二氢鸢尾黄素(Pharm. Pharmacol.,2008,60:709-716),由于从未有人在天然葛花提取物中检测到二氢鸢尾黄素,因而推测是大鼠肠道微生物菌群将鸢尾苷转化为鸢尾黄素,鸢尾黄素再进一步被转化为二氢鸢尾黄素,但有关二氢鸢尾黄素的生理和药理活性,迄今尚未见任何报道。


  • 附件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王秀伶

  • 联系电话:

    13833293956

  • QQ/MSN:

  • Email:

    shengxunkeji2000@sina.com

  • 通讯地址:

    河北保定

请填写以下信息

  • 联系人姓名:

  • 联系人电话:

  • 手机号:

  • 邮箱:

  • QQ:

  • 工作单位:

  • 地址:

  • 意向说明:

  • 取消 确定
  • logo图片

    专注专业

    资深行业经验,专业技术运作团队

  • logo图片

    信息保密

    专利或技术全方位严格保密,保证用户权益

  • logo图片

    快速转让

    依托大数据,精准对接需求企业,节约成本

  • logo图片

    一站式服务

    技术转让一站式服务,省心更放心